發表文章

印光大師:如何對治堅固的瞋心?

圖片
如何對治堅固的瞋心? 所言瞋心,乃宿世習性。今既知有損無益,宜一切事當前,皆以海闊天空之量容納之。則現在之寬宏習性,即可轉變宿生之褊窄習性。倘不加對治,則瞋習愈增,其害非淺。 瞋心乃宿世之習性,今作我已死想,任彼刀割香塗,於我無干,所有不順心之境,作已死想,則便無可起瞋矣。此即如來所傳之三昧法水,普洗一切眾生之結業者,(光)特為閣下述之,非(光)自出心裁妄說也。 市井習氣,出家若不真修,更甚於俗。若欲遠離,先須了知世間一切諸法,悉皆是苦,是空,是無常,是無我,是不淨。則貪瞋癡三毒,無由而起矣。倘猶不能止,則以忠恕忍辱治之,則自止矣。若又不止,則設想於死,自然無邊熱惱,化為清涼矣。 貪瞋癡心,人人皆有。若知彼是病,則其勢便難熾盛。譬如賊入人家,家中主人若認做家中人,則全家珍寶,皆被彼偷竊淨盡。若知是賊,不許彼在自家中停留一刻,必須令其遠去淨盡。庶財寶不失,而主人安泰矣。古德雲,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。貪瞋癡一起,立即覺了,則立即消滅矣。若以貪瞋癡為自家正主,則如認賊為子,其家財寶必致消散矣。 被境所轉,係操持力淺。則喜怒動於中,好惡形於面矣。操持者,即涵養之謂也。若正念重,則餘一切皆輕矣。是以真修行人,於塵勞中煉磨。煩惱習氣,必使漸漸消滅,方為實在工夫。 若夫妄念滿腔,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由未真提正念故也。倘正念真切,則朋從於專注一境之正念矣。所謂調御得法,即寇賊皆為赤子。調御失道,雖手足亦作怨家。 在凡夫地,誰無煩惱。須於平時預先提防,自然遇境逢緣,不至捽髮。縱發亦能頓起覺照,令其消滅。起煩惱境,不一而足。舉其甚者,唯財色與橫逆數端而已。 至於橫逆一端,鬚生憐憫心。憫彼無知,不與計較。又作自己前生曾惱害過彼,今因此故,遂還一宿債,生歡喜心。則無橫逆報復之煩惱。 然上來所說,乃俯順初機。若久修大士,能了我空。則無盡煩惱,悉化為大光明藏。譬如刀以磨利,金以煉純。蓮因淤泥滋培,方得清淨光潔。境無自性,損益在人。三業四儀,(四儀即行住坐臥)常持顏淵之四勿。五戒十善,必效曾氏之三省。暗室雖無人見,而天地鬼神咸知。念始萌乎隱微,罪福判若天淵。若能如是修省,將見舉動皆善,惡無從生矣。此實正心誠意之宏規,切勿謂釋氏瑣屑,不若儒者之簡捷也。 修行之要,在於對治煩惱習氣。習氣少一分,即工夫進一分。有修行愈力,習氣愈發者。乃只知依事相修持,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。當於平時,預為提

“忍”字頭上一把刀,這把刀,就是一個煩惱!如果將煩惱,放在心中,你一煩,它就割一下你的心!

圖片
佛說: 當我們遇到令自己, 氣憤難平的事情時; 心要平,氣要和, 懷一顆包容別人的心; 自己的怨氣與不快, 才會慢慢散去; 這就是學佛人的忍辱, 亦是修心人的精進!阿彌陀佛 “忍”字頭上一把刀,這把刀,就是一個煩惱!如果將煩惱,放在心中,你一煩,它就割一下你的心!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64362414158/posts/pfbid0xXetL4NLBbGrzVow8SAd8E3o3o4LgJorFuiqVsDkkLDP5QUYrvo89KcyqTdX9meNl/?mibextid=Nif5oz

【別再叫孩子不要生氣, 而是要教他如何處理情緒】

圖片
【別再叫孩子不要生氣, 而是要教他如何處理情緒】 當孩子有情緒時, 大人很常脫口而出不要生氣、不要哭! 儘管大人是想要告訴孩子冷靜下來, 但在孩子聽來, 卻像是在說-不可以有情緒! ☘當孩子挫敗時→教他先轉換活動 ☘當孩子有壓力時→教他先專心放鬆 ☘當孩子焦慮時→陪他演練應變方法 ☘當孩子難過時→教他要找人說話 ☘當孩子生氣時→陪他找正向出口 ☘當孩子失望時→教他重新建立目標 ☘當孩子嫉妒時→陪他釐清內心期望 ☘當孩子懊悔時→教他轉念把握當下 ☘當孩子憂鬱時→陪他去做快樂的事 孩子需要的不是我們講大道理, 而是用對方法的陪伴! 爸媽是孩子的情緒老師, 希望孩子情緒好,用對方法教很重要, 這8個實用方法分享給爸媽👇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64362414158/posts/pfbid0k84w2gRKA242MsY9teLzgW17ZpH533rrPgka5kT1o5KX5wcZpWGAG8wvqnAxzPG9l/?mibextid=Nif5oz

【慈悲心,是憤怒與痛苦的解藥】

【慈悲心,是憤怒與痛苦的解藥】 一行禪師: 如果在傾聽時,能不斷地保持慈悲心,憤怒與不耐就無法生起,否則對方所說的話就可能激怒你,讓你生氣或痛苦,只要心懷慈悲,就能免於惱怒、生氣或失望。    當傾聽時,你希望自己能如觀世音菩薩一樣諦聽,但即使你很清楚對方正飽受痛苦,且現在就需要你的解救,還是得先裝備好自己,才能好好地諦聽他人的苦痛。   就好像消防隊員一定要有正確地裝備,如梯子、水與消防衣,且必須知道許多自我保護的方法,才能去滅火。當你諦聽受苦的人時,就如同走進火圈,痛苦與憤怒的火焰正燃燒著你要傾聽的人。如果你未具足裝備,不但無法幫助他,自己也會成為對內心之火的受害者,這就是為何需要裝備好的原因。    當傾聽時,需要的裝備就是慈悲,你可以用念念分明地呼吸來維持與滋長它。當念念分明地呼吸所聚集的正念,就能讓那股幫助對方傾吐心事的動力源源不斷。那麼即使對方說話尖酸刻薄,充滿責難、批判,由於不斷地練習念念分明地呼吸,你便受到慈悲心的保護,陪伴在他身邊一小時,也絲毫不以為苦。慈悲心不斷地滋養你,讓你知道自己正在幫助別人減輕痛苦,幫助你扮演菩薩的角色,你一定會是最成功的心理醫生。    慈悲來自於快樂與瞭解,當有慈悲心與深刻的瞭解,你就安全了。對方所說的話不會帶給你痛苦,你因此能做到深入地傾聽。當無法以慈悲心傾聽對方時,就不能假裝在聽,他一定會發現你內心也充滿痛苦的念頭,並未真正瞭解他(她)。但如果真正瞭解,就能以慈悲心諦聽,而傾聽的品質就是你修行的成果。 文:節錄自一行禪師《你可以不生氣》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06781776060/posts/pfbid0hwVavZ3RLSSSjvN2LcEwCeRzvCknbWEZoGBj9q8KevJhGEV6RQRUeL9ZUU2RX8W5l/?mibextid=Nif5oz

佛陀教你不生氣 BUDDHA EQ

圖片
  佛陀教你不生氣 BUDDHA EQ https://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vs9ca-Mql8aOa7mtYdBULeSe37V9dIJO 博客來-佛陀教你不生氣:心平氣和的幸福生活智慧【暢銷紀念版】 【佛陀教你不生氣】 覺察忿怒的信號 情緒商數 - 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 情緒商數,全稱情緒智慧商數,簡稱情商(英語:Emotional Intelligence或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,縮寫為EI或EQ),是一種自我情緒控制能力的指數,由美國心理學家彼德·薩洛維於1991年創立,屬於發展心理學範疇。情商是一種認識、了解、控制情緒的能力。但也有人質疑情商是否是一種智力能力的擴展表現。跟智商不一樣,情緒商數可以經過指導而有改善。